□吳政輝 王家壽
實施“院所結合”發展模式,先后使國家肝癌科學中心海峽轉化基地、國家肝病與肝癌協同創新平臺等6個國家級平臺和8個省級平臺落戶醫院;主動適應醫改新常態,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體系,牽頭組建肝病專科醫聯體,實現與97家醫療機構雙向轉診;在5G醫療技術方面嶄露頭角,云醫院平臺、肝病和肝癌大數據平臺等為醫院發展提供了加速器……通過改革創新,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取得了一系列喜人的成績。近日,記者到該院實地采訪,探求其發展思路和創新經驗。
是榮耀更是動力
一家公立三甲醫院,為何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肝膽外科之父”吳孟超的名字命名?
這得要從吳孟超與福建的淵源說起。作為福建省閩清縣人,吳孟超長期關心家鄉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尤其對肝病、肝癌治療和研究傾注大量心血。在福建省建設一家高水平的肝病防治與研究的醫學中心,讓老百姓不出省就能看好病,是吳孟超長期以來的心愿。
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黨委書記季建介紹,孟超肝膽醫院的前身是福州市傳染病醫院,建院72年來,積累了豐富的肝病診療經驗和知名度。2011年,按照福建省委、省政府頂層設計,福州市政府和福建醫科大學通過地校共建,依托福建醫科大學及其附屬第一醫院的學術資源和技術力量,在福州市傳染病醫院基礎上建設福建醫科大學孟超肝膽醫院。
孟超肝膽醫院自籌建以來,成了吳孟超最牽掛的地方。雖然已至鮐背之年,他每年都要回閩指導學科建設。在吳孟超及其團隊的幫扶指導下,福建省肝病科學研究中心、福建省聯合創新重點實驗室、福建東南肝膽健康大數據研究所等先后建成,推動了福建肝病、肝癌診療與研究水平的提高。
聚力打造學科高地
評價好醫院、好醫生,人們常常想起“醫者仁心”4個字。仁心從何而來?孟超肝膽醫院院長劉景豐認為,必須建立在高超的醫術和優質的服務之上。該院醫護人員達成一個共識:唯有不斷攻克技術難關,讓病人看到康復的希望,為病人省力省錢,才是最高層次的“仁”。
近年來,孟超肝膽醫院努力建設學科高地,通過整合海軍軍醫大學和福建醫科大學等優質資源,重點打造肝膽外科、肝病內科等8個優勢專業,建設遺傳代謝性肝病、酒精性肝病、藥物及中毒性肝病等10個亞專科學科,并承擔兩個國家級臨床重點專科和4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的建設任務,成為福建省肝膽醫學中心。
與此同時,醫院著力推動多學科聯合診療和跨學科融合發展,先后與西安交通大學、清華大學等高校開展合作,在生物化學、新材料、納米醫學、大數據研發等領域開展聯合攻關,與福州大學共建孟超醫學與交叉科學中心;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建設孟超云醫院,配套搭建網絡聯合診療平臺、電子處方+線下藥物遠程配送平臺等。
與一線城市相比,福州缺乏地緣優勢。如何吸引人才?孟超肝膽醫院的方法是“走出去”“請進來”相結合:一方面,利用“一事一議”、協議年薪制、配備專職助手等機制,為高層次人才提供發展平臺,引進吳孟超、王紅陽、劉允怡、陳孝平4位雙聘院士和32位著名專家;另一方面,啟動中青年人才提升計劃,選派中青年技術骨干到國內外知名醫院進修學習,鼓勵職工以在職或脫產等形式攻讀碩士、博士學位,并建立能上能下、競爭擇優的選人用人機制。
近5年來,孟超肝膽醫院共全職引進博士生導師、教授、碩博士175人,臨床專業碩博士占比從27%提高到71%。人才助推創新發展,醫院科研增量和人均產出均居全省前列,累計獲科研項目324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2項、國家發明專利46項。
信息時代再出發
近年來,孟超肝膽醫院發展迅速。醫院以福州建設國家健康醫療大數據中心為契機,聯合國內肝病和肝癌主要醫學中心,成立全國肝病和肝癌大數據聯盟,共建共享國內頂尖肝病和肝癌數據庫。2017年,醫院獲省發改委批準建設東南肝膽健康大數據研究所,將循證醫學和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結合,進行深度挖掘和定向開發,形成大數據科研和產業生態圈。
記者了解到,醫院自主研發的“孟超肝病外腦”是一個人工智能應用,可為醫生診斷和治療給出規范化建議,并可進行肝癌術后復發風險預測、肝癌術前微血管侵犯風險預測和肝癌病人單次手術治療費用預測。目前,這一應用已在部分基層醫院試點,未來將在省肝病醫聯體成員單位進行推廣。
信息時代,技術更新的步伐越來越快。孟超肝膽醫院積極對接5G技術,于2018年12月18日引導實施了一起5G遠程切除肝臟手術。主刀醫生通過實時傳送的高清視頻畫面,操縱遠在50公里外的手術鉗和電刀,實時通過音視頻與手術室里的助手交流,在不到10分鐘時間里,就將一小片肝臟順利切除。
近年來,孟超肝膽醫院在引進先進設備和技術服務創新之路上越跑越快:大孔徑CT模擬定位機精準“狙擊”腫瘤,熒光染色引導完全腹腔下肝腫瘤切除,人工肝血液凈化治療……5年來,醫院引進和開展新技術項目167項,其中35項填補省級技術空白,8項通過國家認證成為適宜推廣技術項目。
在發展大道上,孟超肝膽醫院用一次次創新,把孟超這塊金字招牌擦得更加閃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