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血吸蟲病防治所黨委書記 鄧維成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明確了2030年全國消除血吸蟲病的目標。湖南省委、省政府堅決貫徹執行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將血防工作作為事關全省社會經濟發展和民生工程的大事來抓。在省政府出臺配套政策、加大財政投入力度的基礎上,湖南省衛生健康委組建了以湖南省血吸蟲病防治所為核心的專家團隊,通過推進“血防四大工程”,將血防工作與新農村建設、洞庭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環境整治等有機結合,多部門齊抓共管,助推血防達標,收到顯著成效。
家畜傳染源控制工程
通過重點區域牛羊淘汰、家畜查治、引導轉產等措施,控制家畜傳染源,阻斷“家畜糞便—釘螺”傳播途徑。“十三五”以來,共計完成家畜查病23萬頭次,化療42萬頭次,淘汰牛7.6萬頭,羊9.4萬只,洞庭湖區域家畜傳染源得到有效控制。
人群傳染源控制工程
通過對漁船民等水上作業人員及居民進行定期和不定期查病、化療,同時在疫區開展改水改廁、建設漁船民碼頭和集散地、強化環境治理、完善漁船衛生設施等措施,阻斷“人糞便—釘螺”傳播途徑。例如,為水上作業人員提供流動血防服務,配置血防工作船,清除了洞庭湖血吸蟲病防治死角;為牛羊淘汰養殖戶提供資金、技術與政策支持,促進產業轉型,防止復養;為漁船配置糞便處理設施、修建定點停靠碼頭和衛生廁所,改善了群眾生活條件,阻斷了糞便對水體的污染;為疫區人民普及血防知識,創新宣傳方式,以花鼓戲、漫畫冊、微信公眾號等“接地氣”的形式開展宣傳服務,重點疫區血防知識知曉率穩定在95%以上。
“十三五”以來,湖南省完成疫區改廁8.1萬座,修建漁船民碼頭37個,完成小型船舶無害化衛生設施安裝2050套,漁船民傳染源威脅大幅下降。另外,全省查病469萬人次,擴大化療119萬人次,治療慢性血吸蟲病病人9.8萬人次;救助治療晚期血吸蟲病病人1.2萬余人次,落實救助經費6051萬元。
釘螺控制工程
釘螺是血吸蟲傳播的關鍵環節,而控制釘螺的關鍵,是按照國家相關技術規范,堅持藥物滅螺與國土資源、農業、林業、水利、衛生環境改造滅螺并重的原則。湖南計劃在2020年前消滅湖區垸內釘螺,控制垸外易感地帶螺情,降低感染風險。
“十三五”以來,湖南省共完成硬化溝渠397公里,整修涵閘239處,開展土地整理186萬畝,造抑螺防病林2.7萬畝。通過落實綜合治理措施,湖區垸內釘螺面積大幅減少,垸外易感地帶釘螺得到有效控制。全省疫區有130多處血吸蟲重度流行村或釘螺滋生地,通過環境改造等方式將過去的“蟲窩子”變成了風景秀美的風光帶和農產品生產基地,實現了生態環境的徹底好轉。
血防機構能力建設工程
湖南省通過理順血吸蟲病防治機構管理體制,構建血吸蟲病防治新體系,改善各級血吸蟲病防治機構的工作條件,推進我省血吸蟲病防治信息化管理進程,加強專業技能培訓并積極培養和引進人才。
“十三五”以來,湖南省完成新建、改擴建(維修)血防站53個,基層基礎設施條件和監測能力大幅改善和提升;完成《湖南省血吸蟲病防治信息系統》開發與培訓,逐步推廣應用,全省血防工作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與此同時,在全國首創單獨設立血吸蟲病防治技術專業職稱,破解了基層血防專業技術人員職稱晉升難題。在全國示范設立“血防在職人員成人學歷教育”專項,依托高校培養預防醫學、醫學檢驗技術專業人才,拓展了人才培養渠道,全省近40%的血防專業技術人員已參與其中,隊伍能力素質顯著提升。順應機構改革大勢,將血防工作融入大疾控體系整體推進,進一步優化整合省、市、縣三級血防機構等各類防治資源,為血防事業的持續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四大工程的強力推進,有效強化了湖南省血防工作。目前,全省41個血吸蟲病疫區縣已有10個達到消除標準,13個達到傳播阻斷標準,18個達到傳播控制標準,并計劃在2020年前達到傳播阻斷標準。距離消除血吸蟲病規劃只有一步之遙。但是,由于血防工作的特殊性,傳染源控制和釘螺治理成果鞏固難度大,血防機構服務能力與新時代的血防工作需求仍存在一定差距,疫情反彈壓力依然存在。下階段,我們將持續攻堅“四大工程”,加快推進全省消除血吸蟲病工作,為黨和人民交上一份滿意的答卷。